漫漫人生百年,悠悠长青乐园; 建文化陵园,创陵园文化。
24小时服务热线 :
0839-5289077
13550966003

传统墓地的反思

发表时间:2021-07-07 10:53

中国传统墓地不利于近代市政建设的开展,确实有改革的必要。租界公墓的兴起则为华界公墓的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。在此形势下,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墓地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和批判,同时规划新式公墓体制,为近代上海华人公墓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

土地资源的浪费


中国人长期以农业立国,对土地有着深深地眷念,在丧葬上表现为对土葬的偏爱。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,人们认为死后埋葬于土地之中,是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方法,即“入土为安”,土葬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埋葬方式。但中国古代的墓葬没有统一规划,乱葬滥葬现象比较严重。有人对此进行了讥讽:“私墓制度,在我国行之很古,但皆任私人经营,穴之深浅、坟之高低,地点之高低、地点之是否适宜,悉任自便,鲜有注意及此者。此类多为私墓,为我国旧时最通行之墓制,累累青坏,到处可遇,若计以数,恐较四万万生存之国民数为尤黔,谑者喻‘民国’为‘墓国’,实非过论。


中国传统的墓葬制度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,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。时人对此认识深刻:“中国人稠地宅,尺土寸金,江浙膏腆,尤为可宝。而居民每筑一墓,需地数分至数亩不等,此犹指寻常葬户言耳。若夫达官贵绅,豪商巨族,遍栽树木,广浚沟渠,绰楔崇闲,墓门幽邃,是则需地之多,竟有非数十亩或百余亩不可者,从此广田自荒,不耕不凿,坐是地失其利,人耗其材,可慨孰甚于此。假令一邑之中,添筑此等新墓一二,所寻常之墓百余所,己须耗地数十亩或百余亩。一邑如是,他邑未必不然;一年如是,积数十年以至百年,恐四乡几有墓满之患,而寂、麦、禾、麻、树艺岁减,菜、蔬、瓜、果,种植有妨,保无有食物奇昂、农工气沮之一日。呜呼!以纷营奄岁之故,而此风不杀,忍令坏中枯骨贻累后世生民,魂魄有知能无抱憾?


联系我们:
邮 箱:476411024@qq.com
电 话:0839-5289077、13550966003(24小时服务
地址: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云峰镇圣天公墓
工信部备案:  蜀ICP备08108994号  
公安备案号:51082402000087

微信客服
惠选长眠地 让爱永存续